日期:2023-04-06 07:49:41 来源:人民网-人民日报
(资料图)
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,是增进民族团结、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
辽宁开展2023年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、进社区公益惠民活动;安徽发布“非遗主题旅游十大精品线路”,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;广东举办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,非遗精品力作精彩亮相……近期,不少地方围绕非遗推出一系列具体举措,促进非遗开发利用,助力非遗活起来、火起来。
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,是增进民族团结、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。保护好、传承好、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,不仅有利于延续历史文脉、坚定文化自信,也能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。前不久,文化和旅游部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公布2022年“非遗工坊典型案例”,66个“非遗工坊典型案例”涉及纺染织绣、食品制作、雕刻塑造等多类非遗项目。“定瓷烧制:让传统技艺成为致富手艺”“苗绣:绣出就业致富新生活”“洛南草编:小草编闯出大市场”……一个个案例,既彰显着非遗的独特魅力,也启示我们,非遗是有生命力的“活化石”,完全可以融入现代生活。
非遗往往与现代生活有一定距离,如何让其融入更多人的日常生活,正是激发非遗内在活力的重要课题。一方面,保护好、传承好才能利用好。只有在加强非遗保护的基础上,深入挖掘非遗的文化内涵,才能更好找到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。另一方面,利用好的关键在于坚持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。从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,到利用非遗资源进行文艺创作和文创设计,再到建设非遗特色景区,坚持守正创新,促进合理利用,才能让传统技艺重焕光彩,进一步发挥非遗服务当代、造福人民的作用。当非遗工艺品借助互联网走进千家万户,当非遗美食制作技艺经由短视频成为年轻人的下厨参考,当非遗戏曲融合流行音乐获得听众青睐,厚重的文化资源将滋养更多人的精神文化生活。
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,关键在人。厚植人才沃土、传承后继有人,这既是全社会的深切期盼,也是保护好、传承好、利用好非遗的重要基础。目前,我国已形成以国家级、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为引领,地市级、县级传承人为骨干,一般传承人为基础,梯次合理的非遗传承人队伍。下一步,还应持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,推动非遗学科专业建设,鼓励传承人参与院校学习和企业生产,提升创新创造活力和传承发展能力。
非遗的魅力源于悠久历史,非遗的生命力则在于传承创新。我国有着丰富的非遗资源,如今已建立国家、省、市、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,认定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,共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、名册,居世界第一。在活态传承中有效保护、在有效保护前提下合理利用,非遗就能成为当代生活方式的有机组成部分,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。
标签:
让非遗“活化石”融入现代生活(人民时评)_焦点速读
老婆有外遇的生理表现_老婆有外遇床上的特征
今亮点!切尔西新帅赔率:恩里克反超纳格尔斯曼居首 波切蒂诺第三
即时焦点:明天北京有雨,早高峰记得带伞
风暴眼|唏嘘!广州队被要求撤出训练基地 中超八冠王彻底沦落 今日热门
常德市第五中学:专家引领拓视野,携手研修共成长
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外合作办学怎么样啊_河南财经政法大学_中外合作办学怎么样-全球微速讯
矿业大学事件徐州
世界资讯:北京再无“拆迁户”?解析来了!
颈椎病睡觉可以枕枕头吗?
景点设“反悔门”应关口前移-全球头条
维金斯:家人对我来说永远是排第一位的
福建一高校招聘会上招“KTV公主”? 学校回应:企业擅自加的岗位 焦点快播
焦点信息:美国国债收益率近期波动巨大,日内涨跌幅频繁达到10多个甚至数十个基点,这使得已经备受冲击的债券投资者的处境更加艰难
excel保存时不兼容_环球视点
鑫顺看市:4.4黄金晚-多头符合预期达到第一目标1995,继续上看
四年级上册语文背诵内容整理_四年级上册语文背诵内容
青岛6中与公安携手举行“安全教育进校园”金盾志愿活动
【环球快播报】华能水电:2023年第一季度完成发电量同比减少11.44%
全球实时:上班族买SUV,预算15万,不妨看这两款,空间大,品质可靠
2022年检察机关共发出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1.4万余件
头条:鸡心岭下“守门人”
当前视点!一季度宏观经济热度指数上升
银河证券:食品饮料行业如期复苏 把握两个维度投资机会
来势汹汹,金茂给西安甩出一张“超级进化”牌!-当前最新